案台上,陈浩云正在用火笔演示着烙画的技艺,层叠四层,用笔去触碰四层丝绢,在即将碰触的同时直接燃烧。握住火笔的他,熟练自如地把控烙笔温度、用笔力度和速度技巧。那一刻,他在用烙笔“踏”火起舞,演绎着著有“火针刺绣”之称的稀有画种——烙画的艺术魅力。
在陈浩云封丘家的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有一张他自己专用的烙画案台,上面密密麻麻堆满了各种自制的变温铁笔头等烙画工具,宣纸、丝绢、皮革等烙画载体,植物、矿物颜料等蘸染物,还有卷起来的烙画成品。陈浩云说:“这就是我平时烙画的地方,很普通,但却能给予我温暖和创作源泉。”
“其实烙笔就是一根普通的焊条打磨而成的,但要把它打磨到绣花针的形态,然后再用笔尖去调试角度和温度,然后再自己把握手腕的力量去刺、去烙,当然我认为更多的是要寄之于情。其实烙画和其他画种一样,都是通过画去抒发情感,展现内容,并没有特定的工序或时长。”陈浩云耐心讲解道。
对于烙画,陈浩云已有20多年的情愫了。14岁的陈浩云,离开家乡到居住在开封的姨父家学烙画手艺。姨父姨母对他生活上倾囊相助,对他学习烙画更是非常严厉。“记得第一次拿起烙笔的时候,姨父姨母对我说,你什么时候可以让废报纸烧不透、烧不坏,你就可以靠这门手艺生活了。”陈浩云说。
面对长辈的殷切期盼,陈浩云像是被一股力量鞭笞着,更像是没有退路的拼死一搏。要说现在的手艺,陈浩云说应该就是从这20多年来被烙笔火苗烫伤的一个个烙印中沉淀下来的,当中有需要600度高温明火作画的眼泪,有历时5年创作总面积达25.687平方米《百虎图》的汗水,更有来自长辈、妻子和伯乐满怀期盼支持的爱意。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珍品的烙画,因是用火烧热烙铁在丝绢上熨出烙痕作画,不仅讲究眼力耐力,火候力度,更讲究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一气呵成,因为一次失误则全盘皆输,整个丝绢就会燃烧起来。陈浩云用自己的心态和意念,打着一遍遍的草稿,确保万无一失完成一幅幅满意的烙画作品。
34岁的陈浩云,去年凭借气势磅礴、惟妙惟肖的丝绢烙画《百虎图》获得了世界吉尼斯最长丝绢烙画纪录,是丝绢烙画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一直以来,陈浩云坚持探索,大胆创新,改良烙画单一色调,改良烙画工具载体,在追求更精湛的烙画技艺中千锤百炼,锐意进取。
“对于烙画,我想倾尽所有,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将烙画知识技艺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陈浩云说。
技防体现数据化,人防彰显人性化!新乡市创新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模式,通过“技防+人防”织密防控网络,保障了企业不停产、项目不停工、商场不停业、物流不停运、饭店不关门,重点民生商品不断档、不脱销、不涨价,真正实现了疫情防的住、经济稳的住、发展又安全。
5月18日下午,长垣市蒲北街道召开“三夏”生产秸秆禁烧暨防汛应急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包区领导、区长、包村干部、各行政村支部书记及相关站所负责人参会。会议由长垣市副市长、蒲北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光主持。
为应对汛情突发事件,确保汛期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防汛抢险的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快速、高效、有序地实施救援工作,切实提高防汛抢险的能力,5月17日上午10时,根据新乡交警支队安排部署,平原示范区分局交通管理大队联合交通局、卫健委、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救援部门,在平原示范区太行大道南沿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交通管理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韩炳文、支队长助理宋晓飞,平原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孙庆放
今年前3个月,卫辉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9.65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在全省各县(市)中位居第10位,在全省8个极重受灾县中位居第1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6.7元,总量及增幅均位居新乡市前列。
5月17日,新乡市委常委、副市长窦杰到获嘉县调研企业上市相关准备工作,县领导杨新意、王焱一同调研。
近日,新乡县公安局充分发挥全县企业单位、公共场所保安员在社会治理、维护治安中的积极作用,建立警保联控群防群治的平安建设新机制。
无形的卡口让货车司机快速通行,有形的服务让司机感受到了来自新乡的温暖。
新乡市在高速下站口“有形卡口”以大数据为核心,创新建立起自动识别、精准采集数据的“无形卡口”,通过“无形卡口”与“有形卡口”有机结合,做到主动发现风险、锁定风险、管住风险。
“坐车上没有在这舒服,躺屋子里带劲着呢,这有空调,洗澡、洗脸啥的都可带劲。这床也软乎乎的,可舒服。”5月16日中午,漯河货车司机韩师傅运输物流快递从外地来到新乡,在等待车辆卸货和消杀的时候,韩师傅来到司机之家进行临时休息和健康监测。“我经常在这住,我那边办好卸货就上司机之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