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新乡讯(记者 崔学庆 通讯员 郑逢善)9月3日,记者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获悉,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乡化纤”)入选“2019年纺织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此次评选共16家纺织企业入选。
新乡化纤将智能制造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抢抓“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机遇,经过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缩短了生产周期,提升了产品质量。目前新乡化纤在生产各环节建立了300余套自动控制系统,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化率达到80%以上,实现了多台设备一人监控。2018年投产的氨纶项目采用连续聚合干法纺丝的生产工艺,拥有多项国内和国际发明专利,氨纶生产线也是河南省智能制造工厂(车间)试点单位。新乡化纤还在再生纤维素长丝生产线上引进了智能成筒设备,安装智能分拣线。如今再生纤维素长丝和氨纶生产线从落丝、分检、打包、贴签、入库均由机器人来完成。
新乡化纤还与智能机器人公司在智能物流、机器人应用、智能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有效整合了内部大数据,实现了对采购与供应商,销售与客户的有效管理,降低了采购销售成本,实现了物资出入库细化管理,库存和制品减少20%-30%左右,库货周转率提高5%以上,库存盘点误差小于5%,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新乡化纤还积极有序的在老生产线上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比如连续纺再生纤维素长丝生产线的MES系统等均通过装备提升实现了效率提升、质量提升。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新乡化纤将不断探索、持续加快实施智能化改造步伐,在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改造过程中“强芯筑魂”,做行业科技进步的引领者。
(新乡新闻热线 18238766000 13937155963 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盛夏将至,气温也渐渐逼近40℃。起于寒冬中的新冠疫情似乎也被骄阳晒得褪去了声势,人们也渐渐的开始在街角里活跃起来。这一切有着迟来的万物复苏之势。
2月7日上午,在河南护理佳纸业有限公司的厂区和车间内,有5位身着防护服的人员背着消毒液在厂区内消毒。这是鹿邑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组织的消杀小队,为准备复工的企业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消菌和杀毒。
2月5日,鹿邑县同城企业商会捐助2万多元的抗疫医疗物品送往鹿邑卫健委。鹿邑县同城企业商会会长杜树敏,秘书长王友志、与吕成义、朱原缘等几位商业代表来到鹿邑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慰问工作人员。
2020年2月27日上午,河南半亩田实业有限公司通过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慈善总会向管城区4个疫情隔离点,3个高速检疫站、北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7个养老机构定向捐赠价值2万余元热狗面包14箱。
6月10日,兴业银行主承销的2020年度包钢股份供应链第一期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成功发行,规模1.5亿元,
3月18日,河南天和卫生材料有限公司通过郑州慈善总会向郑州市社会福利院、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分别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20000只、10000只,共价值39000元。
至5月21日,鹿邑农商银行赵村支行走访了加工厂、个体工商户及种养殖大户,共发放贷款280万元。
5月17日,鹿邑县人防办工程股负责人带领相关技术人员及全体执法队员,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对产业集聚区41家尾毛加工企业进行上门服务,与企业结合办理相关人防手续,帮助解决其历史遗留问题,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2月14日,鹿邑物业服务企业29家,捐赠酒精、方便面、火腿肠、面包、纯净水,红外体温仪等价值5.2万余的物资送到住建局大院。三辆货车拉着600余件物品,鹿邑县住建局院内卸的满满的。没有讲话、没有仪式,短短的两分钟合影,捐赠结束。“这些爱心企业本身都在小区值班抗疫,又捐助物品,值得称赞。” 住建局局长朱明说。
2020年的春节不简单,既是过年,又是过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鹿邑县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汇聚起全民参与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当前,疫情的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防护物资需求不断增加。鹿邑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捐赠物资和防疫用品,把爱心和温暖传递到疫情防控一线的鹿邑县公安民警、辅警身边,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