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新乡讯(记者 崔学庆 实习生 渠明利)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近年来,新乡平原示范区把“抓产业促增收”作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重点,运用龙头带动、园区引领、集群效应等多种扶贫模式,打开贫困户产业增收的“多通道”。
在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的梨种植示范园里,来自祝楼乡蒙城村的贫困户张书玲和马淑云正在为梨树整理纸袋。
张书玲边套袋、疏果边说:“平时我就在这梨园里套套袋、除除草,干点杂活,一个月能挣1500块钱,家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马淑云说:“在这工作,对家里非常有帮助,而且孩子上学各方面也都能照顾到,非常感谢政府和扶贫办的帮助。”
张书玲、马淑云两家都是因病致贫,平原示范区祝楼乡政府与省农科院建立产业扶贫合作后,介绍她们来到这里工作。这个梨园属于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位于祝楼乡境内。该基地占地5756亩,总投资10亿余元,每年能够带动附近群众就业10万余人次、发放劳务工资1000余万元。
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主任白乐高介绍,通过发挥农科院的技术、人才优势,打造以基地为中心的科技成果示范圈,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带动当地农业和贫困户的发展、脱贫,同时与当地政府合作,打造航母集群,集群效应产业扶贫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科技与脱贫、民生相结合的新路子,建立了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扶贫模式。
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以转移就业为主要扶贫模式,分别与祝楼乡24户、60户贫困户签订了长期和季节性用工协议;与6家农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达成合作,为42名贫困户提供固定务工岗位。
“作为省农科院的基地,我们要建在当地、服务当地,服务全省。下一步我们要在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方面,继续探索,为河南现代农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白乐高说。
据了解,祝楼乡位于平原示范区西部核心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祝楼乡确立了以省农科院基地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以文岩工业区为依托的现代制造产业和以安泰物业有限公司为依托的核心区服务产业等产业扶贫模式,坚持输血与造血协同互动,打开了贫困户产业增收的“多通道”。
“通过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通过我们的转移就业,以及土地流转还有公益性岗位这三项措施,祝楼乡有信心、有决心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祝楼乡党委副书记林欣瑞说。
(映象网新乡新闻热线:15903739797,投稿邮箱:hnrcnxx@163.com。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为展示郑州八中的名校辐射带动作用,实践“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郑州八中数学教师宋冬云通过远程视频教学模式与现场进行连线展示。
4月24日上午,鹿邑县医疗保障局携手鹿邑县真源医院深入贾滩镇后狄楼村和冯楼寨村,开展医保扶贫免费健康体检活动。
6月11日,巩义市芝田镇组织2020年扶贫项目相关村支书、村长、施工方负责人、项目监理召开项目廉政谈话会。
6月9日上午,巩义市鲁庄镇与河南极地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了签约仪式。
4月29日上午,济源示范区政法委副书记郭兴林、济源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李为民在济源示范区司法局副局长李艳及律管科科长郭军的陪同下,来到河南愚公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强调要不断深化法律服务工作改革,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6月10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星火路小学陈迎雪老师给四年级的学生送上了特别的礼物。
6月10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杨红伟、口腔科医师王少华走进郑州经开区滨河第一小学为学生们讲授了视力和口腔保健知识,滨河第一小学二年级两百余名学生参与此次活动。
5月11日,鹿邑农商银行监事长刘奇、马铺支行行长张英峰带着总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邵群的殷殷嘱托,深入到该县马铺镇完楼行政村和刘寨行政村开展帮扶活动。
鹿邑农商银行团结一致,精准扶贫,深入乡村。走进贫困户家庭,送去金融及时雨,支持农业发展,鼓励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链,建立稳定收入,提供贷款资金支持。
5月8日,鹿邑县华博学校教育扶贫领导小组组长姜宇带领小组成员,驱车冒雨赶往贫困学生家中,开展国家扶贫政策的宣传活动,向贫困学生家长发放并张贴资助明白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