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崔学庆 通讯员 明来)在卫辉市狮豹头乡抵鹿泉村北边的山坡和山沟里,密密麻麻的绿植让人感到诧异,缺水少土的石头山怎么这么多绿色。这其实是卫辉市致富带头人郑新峰在山区打造的皂刺中药材生产基地。
皂刺为皂刺树的枝刺,药用价值极高,同时叶、枝、皮都是不可多得的优良药材。近年来作为抗癌、抑癌的主要中药,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市场上货缺价高。致富带头人郑新峰正是看中这一商机,利用漫山遍野的野生皂荚资源嫁接皂刺,改良品种,风险小、见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2016年,郑新峰选定项目后,带着爱人及两个年幼的孩子,一头扎进了深山老林中,同抵鹿泉村的20多名贫困群众开始了艰苦创业。
没有技术,郑新峰就邀请来多位专家到现场手把手地教;山上没有路,不管是妇女还是60多岁的老人,就把树苗一捆捆的绑起来用肩抗,翻越3座山,一天来回十几次,将树苗一棵棵的种在山坡;山上没有水,贫困群众就用扁担一次次的往山坡上挑,往返两次才能浇一棵树,第一批2000棵树苗所需的4000挑水全靠肩挑完成。为了抢时间,午饭往往是一边扛着树,一边挑着水,一边啃着馒头。渴了就趴到水桶里喝几口凉水,累了就席地而坐休息一会儿。
就这样,靠着几十人的拼劲儿,皂刺树苗全部栽完,山上也有了路,在河南科技学院的杨立峰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7000多棵的皂刺嫁接也顺利完成。后来,郑新峰和几十名贫困群众又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皂刺种植基地水有了,电也通了,皂刺树长势喜人,满树都是皂刺。
产品有了,郑新峰又马不停蹄的开始和医药研究机构、厂家进行合作,2019年签订销售合同60吨,同年4月和11月,又建成储藏窖5座、50吨组装式冷藏库一座,将刺、叶、杆、皮全部利用,并进一步深加工成产品,从而将收益翻上几番。为了丰富种植品种,今年4月又引种优良中草药杜仲树4000棵、连翘树3100棵,一个集多种中草药种植、生产、深加工于一体的大型中草药基地正在逐渐形成。
种植皂刺树的头两年,由于生长周期原因,树木没有什么收益。为了让贫困户树立起勤劳就能致富的信心,郑新峰按照每人日工资100元的标准给贫困户发放务工工资,2016年至2017年带动贫困户15人,发放工资16万多元,贫困户每人的年收入增加了1万多元。进入2018年后,皂刺、柴胡等药材陆续开始进入产果期,郑新峰在发放务工工资的基础上,将皂刺树及柴胡地按照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分给贫困户管理,每收采一棵皂刺树的皂刺就给贫困户发放10元的分红。在对荒山上野生山皂荚进行嫁接的时候,也同样采取“工资+分红”的形式,每嫁接一棵分红3元。除了“工资+分红”以外,每到各种山货及特产成熟的时候,郑新峰按照每斤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对贫困户的各类农产品进行收购,加工成精品小米、粉条、粉皮、槐花干、红薯干等山区特产,用礼品盒包装,到各大商场、超市进行销售。2019年,贫困户每户增收2万余元,已有10户摘掉了贫困帽子。
在让贫困户获得实打实的收入后,为了让他们都有一技之长,能够实现增收稳定可持续,郑新峰不惜成本大力投入科技力量,分别聘请了河南科技学院、新乡林科院、新乡医药研究院、河南林科院及中国林科院的专家教授,组成专家团队,每年对贫困户进行多次培训,并到种植现场演示各类技巧,直到贫困户学会为止,给他们吃上了“定心丸”。
通过5年不懈的带动,郑新峰走出了一条以资源为依托、技术为保障、增收为目标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之路,为山区贫困群众开出了一剂治贫良方。2020年2月,郑新峰的项目被河南省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评为“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目前,郑新峰的皂刺中药材生产基地中皂刺树已经有1.1万棵,每棵树年收益在10-60元。贫困户的收入越来越多,信心越来越足,越干越有奔头,纷纷夸赞党的政策好。
(映象网新乡新闻热线:15903739797,投稿邮箱:hnrcnxx@163.com。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周口市生态环境局鹿邑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建立环评审批正面清单,采用“三个一”策略,从豁免、告知承诺、优化三个方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2月24日上午,恢复正式上班第一天,周口市生态环境局鹿邑分局召开局长办公扩大会议,回顾总结2019年工作,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局领导班子成员、各股室和二级机构负责人佩戴口罩参加会议。
6月10日,安阳市交通运输执法局深入峨嵋办事处牛房社区开展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6月10日11时30分,郑州市惠济区法院执行局两名执行干警就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向安阳市龙安区法院申请协助执行扣押车辆。获知申请消息后,龙安区法院紧急抽派一组刚完成工作任务回院的执行法警赶往车辆停放点,成功将案涉车辆扣押。
3月29日下午,鹿邑生态环境分局在局会议室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局班子成员、各股室、二级机构负责人及书记参加了此次会议。
3月5日,鹿邑县谷阳办事处后罗楼村一块小麦育种试验田里,82岁的罗有邦和老伴正在给拔节时期的小麦施肥。罗友邦是鹿邑县高级农艺师,在自己的2亩多小麦试验田里坚持育种22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两口坚持在田地里辛勤育种,今年的麦苗长势很好,四个新品种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出苗整齐,长势不错。“老两口都八十多岁了,整天在地里观察小麦,谁家地里的小麦找他指导技术,他都很乐意帮忙。”村民罗志坚说。
6月11日上午,郑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大龙,总会计师李树钦现场调研了局直属高中郑州市郑开学校项目工程建设。
此次活动有效缓解了社区居民领取健康证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在团员青年中营造了“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今后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岗位及各类志愿服务中去,以点滴温情汇聚成爱的力量,成为消除疫情阴霾的志愿红。”活动结束后青年志愿者们纷纷说道。
映象网鹿邑讯(记者 申学南 实习生 凌辉 通讯员 刘宏彬)“你是***的家长吗?我是二高的老师,问一下假期孩子的学习情况……”几
连日来,在鹿邑县任集乡小胡行政村,有一支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队,他们在村党支部书记胡有玺的带领下,统一服装,高举党旗,走街串巷,巡回宣传防疫政策,排查外出返乡人员,开展服务活动,为群众织牢织密疫情防线,深受群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