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崔学庆 实习生 时红芳 通讯员 卞瑞峰 马啸)“我在这儿干活儿离家可近,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也不耽误给学生做饭和做家务。”4月20日,原阳县齐街镇南黑石村贫困群众潘常梅与往日一样,吃过早饭便来到村头蔬菜大棚里开始一天的工作。
原阳县把实施产业扶贫作为提高脱贫质量、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抓手,不断探索新路子,推广新模式,着力增强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内生动力,使一座座现代化农业大棚成为贫困户的“定心丸”和“致富门”。
在产业带贫模式的推广实施中,齐街镇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科学施策,精准发力,使产业带贫的道路上不落一人。“近年来,齐街镇共谋划新建蔬菜种植、花卉种植、农产品加工产业35个,培育产业扶贫基地12个,为我镇的经济发展、群众就业、脱贫致富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该镇党委书记张传涛说。
近年来,原阳县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目标,县政府与河南省优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现代农业种植与创新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大棚由原阳县整合扶贫资金进行建设,建成后,河南优宜佳以每年不低于总投资额10%的租金租赁大棚,进行蔬菜种植管理销售,并采取三种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一是资产分配帮扶。公司每年缴承租金,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户均年收入不低于500元;二是转移就业帮扶。公司直接与贫困户签订劳务务工合同,户年收入不低于5000元;三是合作帮扶。公司将大棚承包租赁给贫困户,公司负责提供技术、种苗、机械设备、化肥等所有环节物料和产品推广销售,承包户负责种植过程中所有用工及日常管理,当季蔬菜成熟销售总额60%归公司所有,40%归承包户所有。这种模式,受到了群众热烈欢迎,特别是有一定蔬菜种植技术的群众,纷纷上门要求合作。“优宜佳主要以种植西红柿、彩椒、黄瓜等高端精品蔬菜,严格按照全球良好操作规范标准生产,年产值3600万元,两年来,共带动贫困户3587户10721人,直接增加贫困户收入800多万元。”河南优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祥利介绍说。
目前,原阳县共建成现代化农业蔬菜大棚112座,分布在齐街、陡门等七个乡镇,占地1200亩。计划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扩大种植规模,推广产业带贫新模式,实现抗‘疫’扶‘贫’两不误。项目的完成实施,也将为原阳产业扶贫增添一张靓丽‘名片’。
(映象网新乡新闻热线:15903739797,投稿邮箱:hnrcnxx@163.com。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为展示郑州八中的名校辐射带动作用,实践“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郑州八中数学教师宋冬云通过远程视频教学模式与现场进行连线展示。
4月24日上午,鹿邑县医疗保障局携手鹿邑县真源医院深入贾滩镇后狄楼村和冯楼寨村,开展医保扶贫免费健康体检活动。
6月11日,巩义市芝田镇组织2020年扶贫项目相关村支书、村长、施工方负责人、项目监理召开项目廉政谈话会。
6月9日上午,巩义市鲁庄镇与河南极地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了签约仪式。
为全力做好2020年春季开学复课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鹿邑县第二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朱建军的带领下,提前谋划,聚焦重点,精准施策,以科学全面的防控举措筑牢校园安全屏障,静待全体师生的归来。
5月11日,鹿邑农商银行监事长刘奇、马铺支行行长张英峰带着总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邵群的殷殷嘱托,深入到该县马铺镇完楼行政村和刘寨行政村开展帮扶活动。
鹿邑农商银行团结一致,精准扶贫,深入乡村。走进贫困户家庭,送去金融及时雨,支持农业发展,鼓励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链,建立稳定收入,提供贷款资金支持。
鹿邑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积极按照中央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引导支持各类企业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序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的负面影响,破解了企业复工复产难题,降低成本快速恢复产能,全区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5月8日,鹿邑县华博学校教育扶贫领导小组组长姜宇带领小组成员,驱车冒雨赶往贫困学生家中,开展国家扶贫政策的宣传活动,向贫困学生家长发放并张贴资助明白卡。
河南省鹿邑县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故里,是“中国老子文化之乡”“中国传统文化实验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境内太清宫、老君台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