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崔学庆 实习生 冯二宽)10月12日,延津县胙城乡星艳农业种植合作社锣鼓喧天,烤红薯、炸红薯丸子、红薯干……冒着热气的摊位前,“吃货”们口水直流,红薯为主角的胙城乡首届“让红薯红起来 让农民富起来”红薯文化节在此举行。活动不光有红薯,还设置消费扶贫展区、企业文化展区、其他农产品展销区以及文艺节目环节。
“守着产地吃红薯真过瘾。”从县城专门赶来的孟晶捧着一个烤红薯,边吃边等炸红薯丸出锅。
胙城乡紧邻黄河故道,沙质土地种出的红薯香甜可口,乡亲们有种红薯的传统习惯。可怎样让红薯带来红红火火的生活?
近年来,胙城乡把脱毒红薯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先后组织建立农帮农副产品深加工专业种植合作社、连芬红薯种植合作社等脱毒红薯专业种植合作社,结合古城墙、城隍庙等历史文化建筑,注册“胙城府”品牌。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红薯模式种植,农户自主选择品种,合作社统一提供红薯苗、管理技术,统一回购红薯包装外销,推广红薯种植。
“都来尝尝咱的小香薯,身价是普通红薯的3倍呢。” 农帮农合作社负责人杨海军掀开锅盖,热气腾腾的小香薯袖珍可爱,薄薄的皮一捻就掉,口感香甜软糯。杨海军的合作社种有1850亩小香薯,是国内最大的香薯繁育与储存基地。他说:“香薯可以卖到6块钱一公斤,一亩地收入在七八千,我带动了乡里20多户贫困户种这个品种。”
王堤村村民齐可仁受身边“红薯大咖”的影响,与同村另外5人一起种了40亩“西瓜红”品种红薯,今年每亩地收入达到了6000元。
“要不是合作社供苗,教俺们种,俺们哪能第一年就成功?”齐可仁举着一个硕大的红薯说:“俺一会儿要参加红薯王比赛出出名,吸引更多的乡亲们种红薯。”
“够酸又不刺鼻,味道挺特别的。”红薯展区的红薯醋十分受欢迎。王堤村贾祥宝介绍,这是委托周口厂家用胙城红薯做成的纯天然醋,他接下来打算在胙城开一家自己的加工厂。
红薯王争霸赛环节,文可仁的红薯以一株5.37公斤的“体重”赢取“红薯王”称号,当场被郑州市一爱心人士以4000元价格拍下,拍卖所得用于对胙城乡贫困户的帮扶。
“突破一百万了。”活动刚开始1小时,订购处就已卖出112.5万元红薯,香油、面粉、花生等其他农产品也成交近10万元。
胙城乡党委书记姜国锋介绍,该乡红薯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有25个原种繁育大棚,可育优质原种种苗250万株,有迷你小香薯、贡薯、蜜薯、商薯19等多个品种,现有标准化红薯储存窖4座,面积5000平方米,存储量225万公斤。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连起农民的钱袋子与市民的菜篮子。
(映象网新乡新闻热线:18003711839,投稿邮箱:hnrcnxx@163.com。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在家国共庆之时,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在全省18地市设置护航站点,用坚守与行动书写护航篇章,持续输出贴心服务与暖心举措,倡导平安出行,共建美好生活。
10月11日-13日,河南省优质特色农产品(上海)展览会在上海市农业展览馆举办,该展会旨在通过品牌宣传、产销对接、项目合作等方式,为豫沪农业领域合作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将让越来越多河南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
弘扬黄河文化,扛稳历史重任。8月5日,“扛稳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责任,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理论研讨会在开封举行。
10月7日,泰康人寿南阳中支唐河支公司的爱心员工来到南阳市唐河县新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中秋•国庆慰问活动。
近日,河南省县级融媒体中心“云上河南”优质稿件传播量9月1日至15日半月榜排名揭晓,西平县融媒体中心再次有两篇稿件进入前十名,名列榜单第二第三位。据统计,自6月份河南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对全省县级各县融媒体中心采用稿件和传播量进行半月排名以来,西平县融媒体中心已经有6次进入全省排名榜前十名。
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一小学于10月12日早晨,组织开展了以“大手牵小手 红领巾向党”为主题的第二批少先队员入队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