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过后,天气回暖,阡陌纵横的豫北土地上,一扎高的冬小麦迎春生长,绿意愈浓。庄稼把式望节气、看墒情、算农时。
这是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李庄镇竹岗村附近拍摄的农田,灌井遍布其中(2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
小麦返青,又到了给冬小麦浇返青水的时节。
“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一季小麦浇三茬水,才能有个好收成。”新乡市封丘县农民李怀志说,“返青水是开春第一水,对小麦生长至关重要。”
李怀志的家乡封丘县李庄镇竹岗村地处黄河滩区,沙地多,蓄水差,保墒弱,浇地早晚、浇水多少,小麦产量相差三五百斤。
多少年来,农田灌溉一直是个大难题。起初,2800亩耕地的竹岗村没有一口灌井,多数农田只能“望天收”。20世纪90年代,村里打了30眼灌井,但农户遭遇“三大难”:一是井少地多,灌溉效率低,为抢农时,李怀志背着被子在井口排队到半夜,深夜浇地成常态。二是农用电无人管,有按地块收费的,有按时长收费的,有按土质收费的,电贵伤农,农户不满。三是打井标准低,重建轻管,不少灌井用上两三年就再难出水。
2月16日,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李庄镇竹岗村,“井长”李怀志在一处灌井前开闸放水浇地。
2015年起,借着国家大力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东风,李庄镇打了上千眼灌井,近10万亩耕地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分建,七分管,后期维护不好,本来能用二三十年的灌井,顶多用上两三年。”李庄镇党委书记陈明说,为此,李庄镇想出了“土办法”,一是征求农户意见,结合当地实际,统一规定农田灌溉费用标准;二是统一标准后,拿出部分经费,由农户选出“井长”管护灌井。
李怀志成了竹岗村的首任“井长”,全村67眼灌井遍布2800亩农田,平均40多亩地就有一眼井,农户在配电房刷卡取水,留守老人也能轻松把地浇。
封丘县成立县乡村三级农民用水协会,每村设立“一长两员”,合理收取水电费,覆盖运营管护成本。全县约2万眼灌井都有了“井长”、管护员和维修员。
2月16日,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李庄镇竹岗村,村民在配电房刷卡取电。
“成立农民用水协会,一是费用透明,二能管护设备,最终目的还是方便农民用水浇地,减轻农民劳作负担。”封丘县农民用水协会会长李培耀说,现在灌井和配电房上都要挂上“一长两员”的联系方式,有问题,找“井长”,确保灌井随时能出水,农户随时能浇地。有序推广运行后,就能实现“‘井长’管好万眼井,百万农田不愁浇”。
实际上,农民用水协会的工作目标不仅要让农田能浇水、浇好水,还要促进农户节约用水。封丘县农民用水协会采用阶梯水价,落实奖补政策,引导农户改变大水漫灌、滥灌的浇灌方式。
“根据当地实情,科学测算,一亩粮食作物一年耗水量低于151立方米的,实际用水量每立方米补助7分钱,节省下的用水额度,每立方米奖励5分钱。”李培耀说,此前已在6个村庄实行奖补政策,8148亩农田耗水量明显下降,获得奖补资金5万余元。
2月21日上午,新乡市卫滨区政府大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热烈,卫滨区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在这里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精神,全面总结了卫滨区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和经验,进一步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动员全区党员干部不断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卫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坚强保证。
记者近日从新乡市民政局了解到,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提高2022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财政补助水平及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的通知》,再次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标准,将惠及新乡市14.2万名困难群众。
2月20日,新乡百泉镇八盘磨村一位老太河边意外落水,村民关建新跳入冰冷刺骨的河中,在热心群众的帮助下,成功将老太太救上了岸后自行离开.
当前,正是春耕时节。春耕生产,农机装备是关键。开封市税务部门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持续优化办税服务,支持全市农机企业经营发展,为春耕生产贡献税务力量。
2月17日,记者从河南省新乡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该市持续开展企业“一厂一策”专家精准帮扶,进一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2月21日,在庄严的国旗下,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飞翔小学全体师生齐聚国旗台下,举行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由该校五三班学生郭雨主持。
2月17日上午,新乡市红旗区渠东小学举行了“新学期新气象 虎虎生威迎希望”开学典礼暨校长思政课主题教育活动。此次活动共分为“思政引领展希望”和“安全教育进课堂”两部分。
连日来,河南省新乡市人民公园热闹非凡。游玩的群众中,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公园里的新乡市好人馆。
2月20日下午,新乡市凤泉区区长丁文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西忠带队赴郑州康桥集团参加“新乡凤泉沿海企业”云招商会议。
2月15日,记者从河南省新乡市文旅局获悉,为落实省政府做好惠企纾困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的工作部署,该市文旅局组织旅游景区积极参加省文旅厅“豫见春天·惠游老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