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粮食安全责任考核第一名,国家级产业园数量居全省首位,高标准农田恢复重建项目争取资金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月21日下午,新乡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记者从会议上获悉,过去一年,面对疫情灾情的双重冲击,新乡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灾后恢复重建,稳住了农业基本盘,守住了“三农”压舱石,荣获多个全省第一,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2021年,新乡市农业生产顶压企稳。面对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克服不利影响,全力稳定产能,该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083余万亩,增长0.46%;粮食总产达43.1亿公斤,荣获全省粮食安全责任考核第一名;猪牛羊禽肉产量达到35.8万吨,同比增长19.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新乡农业灾后重建加快推进。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排除田间积水,加快改种补种,修复水毁设施,处置死亡畜禽。新乡市改种37.29万亩,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秋冬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升,达621.9万亩;修复倒塌损毁畜禽圈舍84.01万平方米,设施设备9434台;完成修复受损农田水利设施92.8万亩;高标准农田恢复重建项目争取资金总量(19.99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新乡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达1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国家级产业园数量居全省首位;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2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3.3万家;积极谋划推进“中原农谷”、神农实验室平原示范区总部、国家生物育种创新中心建设,建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01万亩;延津县成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辉县市张村乡成功申报2021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平原示范区韩董庄镇杨厂村成功申报2021年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
新乡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增长13%,顺利通过国家、省后评估工作,守住了灾后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农民人均收入达1.89万元,同比增长8.3%,城乡居民收入比继续缩小。
牧野大地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长垣市有集体经营性收入的村占比99.9%,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86.8%;农村宅基地改革稳步推进,盘活利用宅基地1.09万宗、283.6万平方米,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持续推进,该市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245.8万亩,适度规模经营比例持续提升。
新乡乡村治理全面加强。村(社区)“两委”换届圆满完成,98.5%的村实现“一肩挑”,农村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乡镇、农村热点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新改建农村户厕7.5万户。
新乡将重点抓好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等8个方面的工作,奋力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2月17日,国网卫辉市供电公司太公泉服务站员工走进太公镇许漫流村,向村民们普及电力安全知识、发放安全用电画册,这是该公司全面筑牢防外破“安全屏”的一个缩影。
近日,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刘阁街道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培训会。
2022年“三农”工作怎么干?2月21日下午,新乡市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印发《2022年新乡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讨论稿)》等一揽子文件,提出要按照“1235”工作思路,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这是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李庄镇竹岗村附近拍摄的农田,灌井遍布其中。
2月20日,记者在新乡一家光电企业目睹了以上神奇场景。新乡市红旗区的百合特种光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里,“追光者”们展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2月20日下午,在位于新乡市红旗区新东产业集聚区的百合光电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这家中小企业里有不少“黑科技”。
2月21日,新乡市召开体育公园建设工作推进会,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该市副市长李瑞霞要求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一定要把这项惠民工作办好。
为助推夹津口镇灾后重建项目尽快复工复产,该镇强化分析研判,找症结、解难题,通过明确目标任务、强化问题解决、加强服务指导、强化要素保障等措施全力推进灾后重建项目复工复产。
记者近日从新乡市民政局了解到,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提高2022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财政补助水平及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的通知》,再次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标准,将惠及新乡市14.2万名困难群众。
2月15日,新乡市委副书记于燕带队到卫辉市调研灾后重建工作。卫辉市领导聂长明、赵辉、胡国良、徐林森、史红宇陪同调研。